上海市紫竹園中學

紫竹園中學回望崢嶸歲月,刻紅色印章堅守初心

2022-04-12 12:10:39 icanlp08

回望崢嶸歲月,刻紅色印章堅守初心

一、了解紅色歷史,傳承紅色基因

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,紫竹園中學文創(chuàng)社團的同學們承擔了徐匯檔案館發(fā)起的由徐匯學子來繪制“徐匯記憶”系列印章的活動項目。在接到任務之初,面對相對來說較為陌生的選題,同學們首先做的就是查找資料?!八螒c齡故居” “中共江蘇省委” “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舊址”。這些承載著紅色記憶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在哪里?在它們的背后有著怎樣的紅色故事?文創(chuàng)社團的成員們通過上網(wǎng)搜尋,前往徐匯區(qū)檔案館、上海圖書館查找資料,在尋訪紅色建筑中學習黨史,在藝術創(chuàng)作中弘揚紅色文化,堅定理想信念。

二、走進不可移動革命文物,探尋先烈足跡

歷史建筑是襯托歷史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,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,徐匯是一片有著深刻紅色記憶的熱土,為了更好了解創(chuàng)作對象,同學們對宋慶齡故居、中共江蘇省委舊址以及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舊址進行了實地探訪。在行走中品讀徐匯的文化和歷史,感受身邊的“黨史”。

三、體現(xiàn)美創(chuàng)思維,實現(xiàn)設計轉換

完成資料搜集與整理后,同學們進入最關鍵的步驟——設計轉化。在紫中文創(chuàng)社團外聘工程技術大學設計系康慧老師的指導下,同學們開始頭腦風暴。以“中共江蘇省委舊址”為例,他們從建筑和歷史兩方面入手討論印章取景角度、視圖結構、元素取舍,力爭將富有上海里弄中西結合的建筑特色與百年紅色歷史有機融合。經(jīng)過一輪輪的深入探討,最終選取最有特色的門框元素和建筑遠景相融合,作為印章取材。而后同學們通過手繪、比稿、修改,最終確定了線稿基底,經(jīng)過老師指導,陸續(xù)完善畫面,使印章構圖更加豐滿、美觀。將線稿轉化為電腦設計圖是最難的一步,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,熟悉AI軟件的實際操作,在緊張的時間里最大程度將線稿的效果還原出來。

紫中文創(chuàng)社團的同學們通過探訪徐匯這片有著深刻紅色記憶的熱土,在校外這個廣闊的課堂中,了解紅色歷史,致敬革命先輩,激發(fā)起了強烈的愛黨愛國情懷,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性。這樣的黨史學習教育形式也受到了同學們的歡迎,從書本轉化為實踐活動,用項目化學習為引領,繪制“徐匯記憶”系列印章,不僅發(fā)揮了學校美創(chuàng)特色和學生藝術特長,也為徐匯紅色文化地標保護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中職高職學校